机关党委2022

《梁家河》第八集:要为人民做实事

发布日期:2018年06月29日    浏览次数:


从梁家河到文安驿,一个来回30多里,社员买日用品步行去一次得花大半天时间。这个事一直让习近平惦记着。梁家河普及沼气后,他就谋划着给村里人办更多的事。

村子里有人会铁匠手艺,习近平想:“何不让他发挥特长,服务村民,为村民打农具、修农具?”于是,梁家河盖了一间打铁的“小车间”,成立了铁业社。

按习近平的谋划,铁业社实行定额管理,完成定额任务后还可获得提成。铁匠和农民一样记工分,免费给社员修理农具,额外制造的农具可以卖给县里的农副产品公司,增加集体收入。

这样做的好处也看得见,社员需要农具,不用跑到文安驿,直接到铁业社来就可以了。这方便了群众,降低了成本,节约了时间,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据文安驿公社的一份统计报表显示,1974年这个铁业社共打制农具1500件。

按照这个路子,习近平想出了许多发展的点子。

他召集村里人开会,说:像煤油这种生活必需品,我们完全可以把文安驿供销社的东西拿一部分回来代销,然后再按单子定期跟他们结算。

大家一想,是这么个理儿。一两个人用毛驴车去文安驿拉回一些日用品,就免去了村里那么多人来回奔波。“近平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。”大家觉得这是个好办法,都盼着尽快办成。

于是,梁家河很快就有了代销店。这个代销店基本备齐了社员需要的各种生活必需品,有煤油、火柴、肥皂、食盐、糖果等等。

按当时的管理体制,铁业社归县农副产品公司管,代销店则归县供销社管。“跟这些国营单位打交道,建立业务上的联系,我们村里人想都不敢想。”石春阳说,“都是近平去联系的。别看近平当时只有21岁,他这个人,心里装着老百姓,又有一股闯劲。他克服困难,最终还是把事情办成了。”

对政策的把握,习近平很严谨。铁业社给村里人打农具、修农具完全免费。代销店也是非营利性的,先跟供销社赊账,把东西批发回来,原价卖给社员,一分钱都不赚,为社员的生活提供便利,这与当时的政策也不抵触。

“近平让铁匠打理铁业社,让有文化、会算账的石风兰管代销店,两人挣工分,不用下地干活。”石春阳说。这是一个明白账,表面看干农活的少了两个劳力,实质上是用两个一般劳力,换取了更多的劳动力。这一减一加,既促进了生产,又给社员办了实事。

接着,习近平在梁家河又先后办起了缝纫社、磨房、菜园。

磨房的钢磨是习近平用三轮摩托车换来的。这辆摩托车是北京支援延安的,延安把它分配给延川,延川县又作为奖品奖给了习近平,还有一辆吉普130工程车奖给了孙立哲。人们没有想到的是,习近平觉得三轮摩托车不实用,就设法换成了钢磨、手扶拖拉机。

让人们感受最深的还是磨房建成后带来的好处。

以前村里人都是用石磨磨面。毛驴拉磨,一个人又得用笤帚往磨眼儿里面扫,又得忙着罗面,费时费力,半晌也磨不出多少面。

“机器这东西厉害,一百头毛驴也比不上它。”一台柴油机带动的磨面机,只需要一个人来操作,就把整个村子磨面的活儿都干了,又快又好。“这样,人力解放了,连毛驴也解放出来了,这些解放出来的生产力,都可以投入农业生产中。”石春阳说。

那个年代,农民靠工分养活自己。工分就是钱和粮。梁家河办起铁业社、代销店、缝纫社后,工分就变成“虚拟货币”,社员可以用工分换衣服、农具、日用品,甚至可以对冲抵账。这种内部搞活,对缺钱的群众来说,无疑是十分便利的。

还有一件事让乡亲们念念不忘——习近平带领社员打了一口甜水井。

在陕北农村,人们通常在河边挖个渗水坑作为饮用水源。这样的渗水坑当地老百姓叫“泛水井”,人畜共用,很不卫生。要命的是一旦山洪暴发,泛水井就会淤满污泥,村民无水可吃。习近平跟村民商议,在村子中央一块较高的地方打一口水井。梁家河人回忆说,井挖到一米深的时候,需要人下去,习近平每次都抢着干,井挖好之前他就没穿过干净衣服。

现在梁家河家家户户使用的自来水,就来源于这口井。

梁家河很多人不识字,只知道受苦。习近平引导大家从武晖身上看知识对于一个人产生的影响。

在支部开会的时候,习近平说:“咱们大队像武晖这样想学习的人可多呢。年轻人如果不识字、不学习,以后是没有出路的。我们办一个扫盲班,把大家组织起来学习吧。”

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拥护,社员们都积极参与。扫盲班很快就办起来了。习近平跟大家约定,晚饭后和下雨不出工的时候,就是扫盲班的上课时间。

习近平做了一些卡片,在上面写上简单的数字,如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,从认识这些数字开始,逐渐教一些常用汉字,如大、小、多、少、前、后、左、右……,等村民把这些字学扎实了,再教更多的字。他的目标是让每个梁家河人都认识最常用的汉字,越多越好。

“拉话”也成了课堂。说到中外历史、人文地理,习近平是主讲;拉起趣闻逸事、民间传说,社员当主讲。

“你别小看这一村的人,也是人才济济,给他们场合,给他们环境,都是‘人物’。”习近平说,“他们有很多让我敬佩之处。”在梁家河,许多人就是从那时开始喜欢上了看书。(节选)